书路文学网

1偏安一隅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书路文学网】地址:www.tallerweb.net

一九四二年的夏天,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已经到了后期。而在河南西部边陲的一个小镇上,人们却依然过着井井有条的生活。

尽管在早前,许多人总会担心焦虑日本人的飞机和部队会否袭击这里。但是,据前方传来的战报显示,自从武汉和开封相继失守之后,日军似乎停留在了原地,并没有任何挺近或撤退的动向。靠近西北——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座小镇能够免于遭日军封锁,可以接受到来自重庆国民政府和陕西方面的物资援助。因此,人们的生活也还算说得过去。

“王良明,一会儿吃完东西,你带我去北村的张四婶家,帮她复查一下她那条受伤的腿吧。”在小镇中心附近的一间茶楼里,一位身材瘦削的欧洲中年男子,用生硬的中文对着身旁的年轻人讲。

“好的,舒莱曼先生。”一旁的年轻人恭恭敬敬地回答了他。年轻人从衣兜里摸出自己的钱夹,点了点钞票后,招手叫过来了店小二,结了午餐的账。

这年轻人叫王良明,原本是在燕京读大学预科班的学生。几年前,北平沦陷的前夕,他的母亲对未来不明朗的局势十分担忧,便带着他,与他一起在那边读艺校的妹妹,赶火车回了开封。紧跟着,在开封会战爆发之际,仍是为了躲避战乱,他们全家拎着大包小包行李,又是马车又是走路,匆匆忙忙赶到了这个位置比较偏僻、但生活却不算贫穷的小县城里。

说来也是奇怪。

在大学预科班读书期间,面对日寇的侵犯,王良明身边的同学们都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其中有些人甚至迫不及待地表态想要投笔从戍。校园里,街道旁,总会能见到书有激烈反日爱国标语的大幅布条被学生和老师们绑上电线杆子,总会能遇见愤慨激昂的学生围站成一圈,将从东交民巷附近洋货商店里刚刚购置来的日本瓷脸盆扔地上砸个粉碎,浇撒上汽油点上火。几名从奉天退伍过来的军人,亦常常在喝了个叮咛大醉后,怀搂三两名烟花女子,跑到学校门口痛斥唾骂日寇恶行,博得师生阵阵喝彩。

王良明当然痛恨自己的祖国被他国侵略。可是,也许是出于对战争本能的厌恶,让他并没有像其他朋友那样,走上战场,拿起枪支,亦或是投身到各式各样的救亡运动之中。他只是一心想远离,尽一切可能,远离所有这一切纷争,生活到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去。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王良明的母亲和妹妹也都抱有相同的想法。

这个舒莱曼则来自德国,本来是驻华的国民政府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渣男海王的被透日常np 被标记的A 如荼 我不是拉拉【百合短篇集】 被校草强制爱了 [快穿]路人逆袭系统 清冷师尊被玩批